欢迎来到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网站! 登录 | 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热点

“一上学就喊肚子疼,检查却没问题?”——藏在腹痛里的求救信号

发布时间:2025-04-10  点击数:




每到开学季,儿童心理科的诊室里就会有一群“不爱上学”的孩子……

“医生,他又说肚子疼!”王女士拽着儿子的衣袖,10岁的乐乐(化名)捂着腹部蜷在椅子上,额角渗出冷汗。这已是本月第4次急就诊——血常规、腹部B超、胃镜报告整齐地摆在桌上,所有结果正常。王女士带着乐乐跑了好几个科室,直到最后医生建议来心理科看看。







摄图网_401544384_肚子痛漫画(企业商用).jpg




医生
图片

能告诉我,疼痛像什么颜色吗?

图片
孩子

黑……黑色的刺,扎在肠子里。

医生
图片

“疼痛什么时候最厉害?

图片
孩子

早上7点。

医生
图片

那时候发生了什么呢?

图片
孩子

妈妈给我装书包……

医生转向母亲
图片

“装书包时您通常会说什么?”

图片
母亲

今天考试仔细点,别又输给隔壁小雨……

摄图网_401279153_banner_男生哭泣表情包(企业商用).png





诊室突然安静,乐乐的手指深深掐进校服口袋。
“你就是不想上学装的吧?你看这么多检查都没问题!”妈妈的声音再次响起。
医生对乐乐进行了专业评估,心率变异性分析提示,交感神经活跃度提升;儿童焦虑自评量表提示,焦虑分值显著上升。医生将评估报告转向家长:“这不是肠胃感冒,是‘心理疼痛’。孩子的身体在代替他说:‘我承受不住了’。”


根据评估结果接下来可以采取的进一步干预措施:
1、根据孩子当下的处境,暂停课外班;
2、允许带“安心玩偶”上学;
3、记录“疼痛日记”,用不同颜色标注疼痛等级;
4、父母改善养育方式,暂时停止抽查单词背诵、对比月考排名等,并让孩子短期在家休息一周,在心理科进行沙盘游戏治疗……
随着“疼痛日记”里疼痛频率和程度的明显减少,增加了“平静日记”,乐乐也慢慢不再依赖玩偶去上学,随着家庭压力的减轻和氛围的改变,乐乐也不再害怕上学。

心理科医生提醒:孩子喊“肚子疼”,在经过专业排除了可能存在器质性病变后,若仍有反复出现不明原因躯体疼痛、特定情境下症状加剧(如晨起/考试前)、家庭陷入“检查-正常-更焦虑”的死循环的问题,要考虑心理性问题的可能。据不完全统计存在学霸型焦虑(占比38%)、校园欺凌创伤(占比27%)、 家庭情感忽视(占比19%)、神经发育障碍(占比16%)。请家长及时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寻求更专业的帮助。




图片
心理科简介
图片1.png

福州市第一总医院儿童专科院区(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福州市儿童医学中心)心理科是集临床、教学、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科室。科室拥有高级职称3人,多人担任国家、省市精神医学、心理学会常委、委员。

年门诊量近2万人次,为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多动症、抽动症、智力障碍、学习障碍、语言障碍、孤独谱系障碍等)及青少年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强迫障碍、适应障碍及躯体化障碍等精神障碍提供综合性诊疗方案。承担院内外心身疾病联合会诊和多学科会诊任务,是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及福州大学应用心理系临床实践基地,为海峡两岸心理服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开展省市科研课题多项,连续多年主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福建省儿童精神卫生新进展”学习班。

在认知评估、心理评估、精神行为评估之外,开展门诊心理疏导,个体心理治疗,沙盘治疗,家庭治疗,团体心理治疗,常年举办行为问题、发育障碍、注意障碍、青春期问题的家长教练课程;与多家中小学签订医教合作协议,进行义诊、转诊,举办教师、家长心理素养提升讲座。

图片
图片
医生简介
图片2.png

叶家涛

精神科主治医师

硕士

中级心理治疗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曾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二少心理科进修半年,担任福建省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科医师联盟常委、福建省睡眠医学会儿童青少年睡眠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发育行为学组华南协作组第一届委员、福建省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专委会委员

熟练掌握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各种常见疾病,如焦虑抑郁障碍、多动症、情绪行为问题、学习困难、语言障碍等的诊断和治疗

系统学习并熟练运用沙盘游戏(箱庭疗法)、认知行为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三周四全天,周五周六上午


工作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