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网站! 登录 | 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护理园地 > 健康教育

儿童居家胰岛素注射护理小妙招

发布时间:2025-04-13  点击数:


图片
图片

胰岛素注

护理小妙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儿童1型糖尿病

图片

儿童1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mellitus ,T1DM),是由于胰岛β细胞遭受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引起的代谢性疾病,起病急,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常因感染或不当饮食诱发,约1/3患儿因急性并发症入院抢救,需终生使用胰岛素治疗。那么,患儿出院后应如何正确、安全地居家使用胰岛素注射呢?

图片


心理安抚与注射准备 
01
用游戏化解恐惧 
对年幼儿童,可通过“模拟注射游戏”转移注意力,例如,用玩具针筒在玩偶上示范,让孩子模仿操作,减少对真实注射的恐惧。若孩子情绪激动,建议暂停注射,待其平静后再操作,避免挣扎导致断针或皮下损伤。
图片
02
用药准备与消毒

准备胰岛素笔、酒精棉片(棉签)、专用针头(建议选择4-5毫米短针头,减少疼痛)和锐器盒。

针头必须一针一换,重复使用易导致针头钝化、感染或胰岛素结晶堵塞,影响剂量准确性。

图片
图片


注射部位选择与轮换技巧 
01
注射部位选择 

选择皮下脂肪丰富且神经、血管分布较少的部位,如腹部、大腿前外侧、臀部外上侧、上臂外侧中部,避开皮下脂肪增生、炎症、水肿、疤痕、溃疡或感染部位。

图片
02
轮换技巧
采用“大轮换”和“小轮换”。“大轮换”指在腹部、大腿、上臂和臀部之间轮流注射;“小轮换”指在每个注射部位内按同一方向选择注射点,连续两次注射点间距离应大于1厘米。
图片
注射操作关键步骤 









1.根据胰岛素笔芯选择同一品牌的胰岛素笔。首次注射需正确安装胰岛素笔芯,若注射剂量小于1U,需选择可调节0.5U单位的胰岛素笔。
2.安装胰岛素注射针头,排气,调节好注射剂量。
3.注射要点:
✅餐时短效胰岛素最好选择腹部注射;
✅希望减缓胰岛素吸收速度时,可选择臀部注射;
✅注射中长效胰岛素时,最好选择臀部或者大腿;
✅胰岛素注射后运动时需警惕低血糖风险;
4.注射前用75%酒精或酒精棉片消毒注射部位(禁用碘伏),待干后垂直进针(4mm和5mm短针头无需捏皮,6mm以上需要捏皮注射和(或)采取45度角进针)。注射完毕后,针头至少停留10秒 ,确保药物全部进入体入,以防漏液,然后先拔出针头,再松捏皮。
5.注射完毕后,单手将外针帽套上针并旋下,放入锐器盒;切勿将未处理的注射用物丢入公共垃圾桶或者垃圾场。
图片
图片
图片
胰岛素注射和储存注意事项 









1.定期监测血糖,不可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调整剂量需遵照医嘱。
2.注意注射角度,避免注射至肌肉层导致吸收加快,容易发生低血糖。
3.注射时如频繁出血或淤血,需检查注射技术是否正确,并确认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
4.储存方法:
✅未开封的胰岛素需储存在2-8℃环境下(勿贴冰箱壁或冷冻),保质期至包装标注日期;
✅已开封的胰岛素可在室温下保存,保质期为开启后1个月内,且不超过包装标注的保质期,避免受热或阳光照射;
✅使用前检查胰岛素是否存在结晶体、浮游物或颜色变化等异常现象,如有异常不可使用;
✅环境温度超过30℃时,使用中的胰岛素应贮存在冰箱冷藏室(非冷冻层),使用前回暖。
5.携带外出时,避免高温,可使用保温袋+冰袋,但不可直接接触冰袋以防冻结。
图片
图片


常见误区与风险提示 









1. 针头重复使用:会导致疼痛加剧、硬结形成,甚至血糖波动,务必每次更换。  
2. 注射后直接冷藏:环境温度<30℃时,使用中的胰岛素无需放回冰箱,频繁温度变化可能破坏药效。  
3.忽视血糖监测:注射后需定期测量血糖,根据结果调整剂量,避免低血糖或高血糖。


温馨小贴士 









1. 若孩子需多次注射,可考虑胰岛素泵(需医生评估),减少每日扎针次数。  
2. 定期检查注射部位,若硬结持续不消或感染,及时就医。  
3. 家长定期与孩子沟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帮助其建立积极心态。
4. 记录糖尿病管理日记,包括胰岛素注射、血糖监测和饮食情况,动态掌握血糖变化情况。

通过规范操作和细心护理,家长可帮助孩子平稳控糖,减少并发症风险。建议每季度接受专业护理人员的注射技术评估,安全正确注射,从细节开始! 

内分泌遗传代谢科简介 
图片
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于1995年在省内率先开展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病临床诊疗,是福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我省唯一一家国家卫健委儿童生长发育专项能力提升项目培训基地,也是福建省预防医学会儿童生长发育疾病预防控制专委会和福州市罕见病质控中心挂靠单位。专科在矮小症、性早熟、性发育异常、肥胖症、糖尿病、甲状腺及肾上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方面的诊治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更是在罕见病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已在中国罕见病诊疗服务信息系统上登记300多种罕见病。
科室配备专科实验室,拥有串联质谱仪、基因测序仪等先进设备,开展生长激素激发试验、GnRH激发试验、ACTH兴奋试验等各种内分泌功能试验、激素检测、遗传代谢病筛查及骨龄评测等项目。科室现有正高职称1名,副高职称3名,中级职称7名,初级职称若干名,其中包括福建省高层次人才(B类、C类)3名,省引才“百人计划”创新人才项目人选1名。
科室带头人陈瑞敏为二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是福建省小儿内分泌遗传代谢专业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科室长期坚持临床与科研相结合,承担十多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级课题,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CI 50余篇,10次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陈瑞敏教授参与二十多项国内共识制定,其中主笔和共同主笔各一项共识制定。
门诊时间:周一到周六全天,周日早上
门诊地点:门诊综合楼7楼
咨询电话:0591-87116321


护理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