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抚养”是近年比较频繁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是指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长大。但是由于老人对于孩子的生理保育多于培养教育,使孩子形成了一些不好的性格特点或是不良的应对方式,乃至影响其后续的人生发展。在这众多的隔代抚养个案中,乐乐(化名)便是其中一位。
在去年夏天,乐乐在爷爷奶奶的陪同下来到了福州市第一总医院儿童专科院区(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经由医生看诊、评估及诊断后建议其进行心理治疗。通过交谈了解到,原来在乐乐3岁左右父母就离婚了,妈妈去了国外,而父亲再婚重组了新的家庭,从那之后乐乐就一直都由爷爷奶奶养育,直至现在。在小学阶段,曾经有受过同学欺凌和暴力对待,但却没有跟爷爷奶奶反馈而是自己一个人独自承受,尽管日子难熬还是坚持完成了学业。但在这之后,乐乐便把自己关在了房间内,不出门也不跟人讲话,整天都待在房间里,就连客厅或者餐厅也很少出来,对此爷爷奶奶觉得不能让孙女继续这样下去又苦于毫无办法,软硬兼施下带其前来就诊。
在心理治疗师的陪伴和真诚下,乐乐讲述了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带来的困扰,奶奶是个喜欢重复念叨的家庭主妇,爷爷曾经是个职员似乎是领导角色,比较喜欢管教。随着年龄不断增长,特别是进入青春期之后,乐乐对于爷爷奶奶的说教感到厌烦,觉得他们难以理解自己,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所以选择了逃避(躲在房间)不做交流,同时在遇到人际困难的时候并未得到妥善地解决,导致其产生了对与人交往的恐惧,从而更加逃避社交,之后更是对于人多的环境感到害怕,若是避免不了出门(如前来医院治疗)总会穿戴的严丝合缝、密不透风(长衣长裤,戴着帽子低着头)。此外,父母的缺位也是一大重要因素。乐乐从小就没有得到来自父母的教育、引导和关爱,也未能从他们身上习得相处之道以及应对困难的方法,使得乐乐在学龄期间遭受人际挫折时无法应对,从而产生对人际交往的恐惧。
之后通过一次次的心理治疗,治疗师结合乐乐的现状,提出了相关的行为挑战,帮助其能够慢慢地走出房间甚至走出家门,慢慢增加离开房间的时间,同时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另外还一起探讨和确定了一些社交方式和沟通技巧,帮助其在人际交往中能够较好的处理所遇到的问题。此外,治疗师也同爷爷奶奶进行了反馈,告知青春期孩子的一些心理特点和与其更好的沟通方式。在乐乐自身的努力和爷爷奶奶的配合下,乐乐终于能够露出脸庞、走出房间并回到学校,同时也交到了一些朋友。
(注:图片来自网络)
其中这两个问题特别突出:
1.爱有余,原则不够
包办替代过度的结果就是孩子依赖性强,相对的自我中心,抗挫折能力差,情绪随环境刺激波动大!
2.唠叨多,管理困难
人老话多,树老根多,唠叨多了与青春期孩子渴望独立自主以及被尊重的心理需求产生冲突,对抗增多,破坏亲子关系!
“隔代抚养”如何扬长避短
发挥爷爷奶奶带孩子的优势
相比较于新手爸妈来说,祖辈家长是先行者,有一定的带娃经验,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科学赞扬,走出溺爱误区
祖辈家长要以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要爱得适度,让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正确的爱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
学习也是老年人自身保持生命活力,永葆精神青春,努力学习和自我完善的一个过程。老年人要当好“隔代家长”,就必须不断接触和学习新知识、新事物,尽量用现代科学知识抚养教育孩子。
不过分“揽责”
祖辈家长不要把孩子的养育责任全揽在自己身上,这就要求年轻的父母首先要端正态度,不管多么忙,都要抽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不要把对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家长——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做法。
统一认识,目标一致
作为孩子的父母,同时作为祖辈家长的子女,要经常与祖辈家长沟通,只有两代人统一认识、明确目标、步调一致,孩子的教育才会成功。
(注:因心理治疗的特殊性以及心理治疗的伦理守则要求,文中所有示例均在符合心理咨询伦理规范的要求下,经由心理治疗师二次加工后分享)
▌科室简介
福州市第一总医院儿童专科院区(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是集临床、教学、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科室。科室拥有高级职称3人,多人担任国家以及省市精神医学以及心理学会常委、委员。年门诊量近2万,为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多动症、抽动症、智力障碍、学习障碍、语言障碍、孤独谱系障碍等)及青少年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强迫障碍、适应障碍及躯体化障碍等精神障碍提供综合性诊疗方案;承担院内外心身疾病联合会诊和多学科会诊任务。是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及福州大学应用心理系临床实践基地。开展省市科研课题多项;连续多年主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福建省儿童精神卫生新进展”学习班。在认知评估、心理评估、精神行为评估之外,开展门诊心理疏导,个体心理治疗,沙盘治疗,家庭治疗,团体心理治疗,常年举办行为问题、发育障碍、注意障碍、青春期问题的家长教练课程;与多家中小学签订医教合作协议,进行义诊、转诊,举办教师、家长心理素养提升讲座。
特色服务项目:
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承顺楼1层、3层和4层
▌医师简介
黄缪惠
受训经历:
◆四年制应用心理学专业
◆心理咨询技术培训班暨认知行为疗法连续培训
◆四川省继教项目CBT在精神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专 长:
青少年情绪问题、人际困扰等个体心理治疗;
学龄儿童及幼儿沙盘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