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焦虑”是什么?
适应问题与焦虑情绪的可能表现形式及其原因
家长要如何应对才能避免雪上加霜,转而锦上添花呢?
1.遇见问题,及时就诊。在排除器质性问题后及时寻找心理方面的援助,谨记遵从医嘱,才可能改善问题。
2.理解与合理关注。面对任何问题,如果希望问题能够得到改善,需要解决问题的人保持情绪稳定与理智思考的能力。家长的理智与稳定无疑是儿童调整焦虑情绪的必要资源。关注问题本身,理解问题的发生与维持原因,进而理解儿童的焦虑所在。儿童和家长,都可能是适应问题的维持者,像共进退的伙伴一样一起思考解决方案,要好过无效的指责与逼迫。
3.及时强化。“道理我都懂,但是做不到!”可能是行为改变没有跟上,滴水石穿、日积月累,行为的维持贯穿一生,因此行为的改变不可一蹴而就。当儿童正在尝试做出改变,并且出现进步,需要家长及时关注和鼓励。
4.从小事做起。没办法上学?没关系!能不能先尝试收拾一下书包呢?开始行动是促成改善的关键,当儿童有意愿改善而缺乏勇气时,家长的鼓励和支持将是关键,鼓励儿童从小事做起,每件小事其实都是巨大的进步,减少回避,鼓励孩子直面困难,制定计划并陪伴孩子慢慢战胜困难。
家长工作很忙,没法马上了解到孩子的变化怎么办?
及时沟通或定期回顾总结。不仅能够帮助亲子关系改善,促成同盟形成,还能了解到儿童的点滴进步。
▌科室简介
福州市第一总医院儿童专科院区(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是集临床、教学、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科室。科室拥有高级职称3人,多人担任国家以及省市精神医学以及心理学会常委、委员。年门诊量近2万,为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多动症、抽动症、智力障碍、学习障碍、语言障碍、孤独谱系障碍等)及青少年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强迫障碍、适应障碍及躯体化障碍等精神障碍提供综合性诊疗方案;承担院内外心身疾病联合会诊和多学科会诊任务。是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及福州大学应用心理系临床实践基地。开展省市科研课题多项;连续多年主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福建省儿童精神卫生新进展”学习班。在认知评估、心理评估、精神行为评估之外,开展门诊心理疏导,个体心理治疗,沙盘治疗,家庭治疗,团体心理治疗,常年举办行为问题、发育障碍、注意障碍、青春期问题的家长教练课程;与多家中小学签订医教合作协议,进行义诊、转诊,举办教师、家长心理素养提升讲座。
特色服务项目:
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福州市鼓楼区八一七中路145号)承顺楼1层、3层和4层
▌医师简介
受训经历:
◆中国认知行为治疗(CBT)基础培训
◆福建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团体督导
◆连续三年家庭治疗方向督导
专长:
儿童青少年情绪、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和社交相关、学业相关的认知及行为问题等为主的个体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