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一9岁的男孩子小杰(化名),至今仍然会晚上尿床。经了解得知这个症状从孩子小时候就有,每周晚上尿床大概2-3次,在冬天寒冷时频率会更高。
小杰妈妈以前觉得尿床会随着孩子的长大自动消失,但是最近和其他家长交流后发现大部分孩子都不再尿床了,这才赶紧带着小杰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儿童医院就诊。
尿床问题几乎发生在每个孩子身上过,几乎困扰过每一个家长,但是有一部分孩子到了上学之后仍会尿床。
关于遗尿症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有16%的5岁儿童,10%的7岁儿童和5%的11-12岁儿童患有夜间遗尿症。约14%-16%患儿可以自发缓解或者自愈的,有0.5%-2%成年人患有夜遗尿症。
所以,儿童晚上尿床不需要治疗会自愈吗?这个问题相信大家已经有了答案。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尿床”。医学上的专业名字叫做遗尿症,儿童夜间遗尿症是指年龄大于等于5岁的儿童,平均每周至少有2次或以上在夜间的不自主排尿,并持续3个月以上。
引起遗尿症的原因有哪些呢?遗尿症与基因、遗传等因素有关,没有家族史的孩子发生遗尿的可能性15%,父母中一方患有遗尿的家长所生的孩子发生遗尿的概率则增加到44%。男生的发病率是女生的2倍。
针对尿床,儿童保健科医师建议家长从调节儿童的生活习惯入手:
01
改变生活、饮水习惯:鼓励孩子白天正常喝水,晚上晚餐之后就不要或少进食液体或是饮料,同时让孩子养成在睡觉前排尿的习惯。
02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会孩子每天清洗外阴,注意局部卫生。
03
养成良好的饮食及排便习惯: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避免吃一些含有咖啡因的刺激性食物,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减少便秘的发生。
04
及时鼓励、适当奖励孩子:如果孩子做到了以上这些并且前一天晚上没有尿床,可以给予孩子一些奖励,用小红花或者其他代币法进行。
许多家长对遗尿症的认识不够,有36%的遗尿患儿家长因为孩子尿床而对孩子进行责骂,只有18%的家长因为患儿尿床来医院就诊,对于一些每天都在尿床的孩子来说,在这一部分患儿里也只有40%选择去医院就诊。
许多家长都觉得儿童遗尿是一件难以启齿的“羞羞”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儿童青少年,本身因为遗尿问题已经在心理上造成了困扰,又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段,从而将这一问题带到了成年之后,仅19.4%的患儿得到了较为正确的治疗。
那到底什么情况下应该及时就医?
应该要看什么门诊呢?
如果孩子超过5岁还在尿床,就应该带孩子就医了。另外,有许多患儿可以与遗尿共病,我们目前已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儿童便秘、睡眠障碍、发育迟缓、糖尿病以及孤独症等疾病可以伴随遗尿一起发生,这也导致了遗尿问题经常被其他疾病的症状掩盖从而让家长不引起重视,觉得遗尿是“小事”,从而延误就诊时机。如果孩子除了尿床还有一些别的伴随症状,比如尿频、尿痛、口渴,多饮、多尿、头痛等,则需要及时就医,可以根据症状的不同带孩子到神经科、肾内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儿童保健科等科室就诊。
参考资料
儿童遗尿症诊疗规范
中国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疾病管理专家共识
图/文 儿童保健科 陈铭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