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要放松 健康不放假
专家: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别松懈
马上就要开启“五一”小长假模式,不少家长选择带孩子出游“放飞”。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专家提醒大家在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不松懈的同时,要注意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
运动后及时换衣服
饮食均衡过好节
记者27日走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儿童医院了解到,近来因呼吸道感染和异物呛入气道到院就诊的病人明显增多。
该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林娟表示,天气转暖,孩子们户外运动量增大后大汗淋漓,稍不注意容易着凉,此时最好把身上的汗水先擦干,及时换上干爽衣物,平日穿衣要根据天气适时增减衣物,不能贪凉。外出踏青时,穿长衣长裤能有效防止蚊虫叮咬,同时别忘了做好防晒。如果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进入假期,不少孩子睡觉和吃饭也开启随机模式:有的孩子起床晚了,早午餐一块吃;有的抱着零食吃不停,零食当作主食。专家介绍,假期更要让孩子吃得规律,均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早餐要吃好,让孩子一天都精力旺盛。荤素搭配要合理,以清淡饮食为主,选择肉蛋奶等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鼓励孩子多吃新鲜蔬果。
假期里聚餐增多,出外就餐别忘饮食卫生,选择有卫生许可证的正规餐厅就餐。在外旅行,要提前备好预防感冒、腹泻、晕车等的药品。一旦发生外伤或疑似疾病,应就近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做好防护
坚持“防疫三件套”
专家提醒,出门旅行,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空间密闭、通风较差场所活动,注意交通安全。避免前往疫情流行及中高风险地区,特别是避免非必要的跨境旅行。继续做好自我防护,坚持“防疫三件套”:坚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卫生。牢记“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正确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林娟表示。
节日期间,孩子吃零食的机会增多,家长们要做好看护,避免孩子在进食时哭闹、嬉笑、跑跳,以防食物呛入气道,不要让孩子躺在床上吃东西或者含着食物睡觉,5岁以下儿童尽量少吃花生、杏仁、腰果等坚果类食物,不要让孩子养成口含小物件的习惯,家中小物件要放置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另外,纽扣电池、磁力珠等都要注意,不要让孩子接触。”专家表示,近年来处置的异物,除了不起眼的纽扣电池,颜色鲜艳的磁力珠之外,还有水宝宝、大头针、纽扣等。一旦发现孩子误食异物,要尽快去医院处理,不要超过24小时。
此外,假期里家长不妨和孩子多交流互动、注意沟通方式,多倾听、多赞美、少指责,多点耐心,让孩子保持心情愉悦。同时,也别忘了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让孩子养成定时睡眠的好习惯,高质量睡眠对生长发育很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