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保健门诊中,我们时常会听到前来体检的婴幼儿家长的各种咨询,比如孩子反复湿疹、便秘或是腹泻,还有的是孩子瘦小、喂养困难,常见的症状有不吃奶、奶量少等问题。他们往往多次就诊,但孩子的症状却反复存在。此时,我们应该警惕,是否是由于食物过敏导致症状反复存在?

食物过敏是由于食物蛋白引起的异常或过强的免疫反应,过敏症状可以表现在皮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食物过敏在婴幼儿中发病率可达到6%-8%,但是随着儿童年龄增长,症状会逐渐减轻。
常见的食物过敏源有牛奶、鸡蛋、花生、芝麻、大豆、鱼和贝类等,这些食物占引起过敏的食物中50%以上。据国外调查显示,儿童对鸡蛋过敏占1.6%,对坚果过敏0.8%-1.5%,其中对牛奶蛋白过敏表现出症状的婴儿达5%-15%,但多数过敏婴儿预后良好。儿童对牛奶的耐受随年岭增大而增加,2岁时达到51%,3-4岁时达到80%,5岁后80%以上的儿童会自然耐受牛乳。同时,大多数对鸡蛋过敏儿随年龄增大逐渐耐受。
皮肤系统:荨麻疹、湿疹、皮肤干燥、眼皮肿胀、嘴唇肿胀、舌头酸痛、裂开等
神经系统:头痛、烦躁易怒、啼哭、过于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
呼吸系统:流鼻涕、打喷嚏、鼻塞、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喘息等
视听系统:视物模糊、眼结膜充血、流泪、听觉失灵、口齿不清等
对于婴幼儿而言,早期出现的过敏症状多由食物过敏引起,症状常常会影响到两个以上的器官或是系统,比如存在皮肤症状的同时存在胃肠症状。对于婴儿而言,由于人工喂养的食物主要是牛奶、鸡蛋等,故应分别排除牛奶、鸡蛋等过敏源,而母乳喂养的婴儿则要详细询问母亲的饮食情况,有助于了解并发现可疑的过敏源。既往有调查显示婴幼儿食物过敏中约40.2%伴随着喂养困难;而喂养困难婴幼儿中有88%有食物过敏,52%有过敏临床症状。所以,婴幼儿拒喝奶、奶量进食少,拒食辅食等症状,可能是由于食物过敏造成的。

若婴幼儿出现以上症状,最好第一时间带着孩子面诊,寻找原因,筛查高危因素,检查是否有过敏体质、对什么食物过敏。目前常用的检查方法主要有新鲜食物皮肤点刺实验、过敏源检查、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病史问询等。
医生提醒,上述症状反复出现且对症治疗没有明显效果时,要怀疑是否有食物过敏的可能。尤其是对在婴幼儿时期就出现的症状,更要早期引起重视,早预防,早干预,早治疗。
文/儿童保健科 陈铭雨
1.婴幼儿过敏性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
陈铭雨,女,儿童保健科医师。曾前往上海交大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育行为儿科进修, 熟悉小儿内科系统常见病的诊疗,熟悉儿童发育评估与指导、儿童常见发育行为疾病(如语言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孤独症、遗尿症、抽动障碍等)、营养相关性疾病的诊疗及指导、儿童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指导、婴幼儿遗传代谢病的筛查等。
周五上午、周三下午:实名门诊
周二下午:营养与喂养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