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钙的危害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婴幼儿、青少年或中老年人,缺钙都会影响骨骼健康。尤其是婴幼儿缺钙会引起手足抽搐(手脚容易抽筋),以及佝偻病、方颅、乒乓头......若长期缺钙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未来身高增长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家长的担心是不无道理的!
今天,咱们就一起说说宝宝缺钙的那些事!
首先应该考虑遗传,其次是营养是否跟上,再者是运动量是否充足,或是疾病原因影响了身高。不一定哦,虽然缺钙会引起宝宝神经系统异常兴奋导致夜哭,但有时夜哭是肠绞痛,肠痉挛,或消化不良引起的,更多是家长没有给宝宝养成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如:总给宝宝奶睡、抱睡、哄睡,导致他没有良好的睡眠节律,一个晚上约有3~4个睡眠周期,每次在浅睡眠的时候就容易醒来,需要哄了才肯再睡。不一定哦,钙与维生素D的缺乏是宝宝多汗的一个因素,但更多是宝宝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还未完善,植物神经功能不够稳定,睡着后的一段时间内,控制汗腺分泌的神经兴奋导致汗液分泌。随着宝宝慢慢长大,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完善,夜间流汗的现象会逐步减少。而如果宝宝睡前吃了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消化这些食物也是需要消耗热量的。还有就是,家长怕孩子着凉,怕孩子踢被子,给他们穿比较厚的衣服或盖比较厚被子也可能引起多汗。缺钙的确会引起枕秃问题,但枕秃不能完全归咎于缺钙。小月龄的宝宝的毛囊发育不完全,新陈代谢旺盛,长时间躺在固定位置,转头看东西经常受到摩擦,头发就容易长不好。大概等6月龄之后,慢慢的毛囊发育好了,头发也长出来。一般先排除是否骨骼发育问题或其他疾病问题,若非病理性问题,家长要反思下是不是抱的多了,宝宝学走路的机会少,导致宝宝还不会走路。一般情况下,11~15个月是宝宝学会走路的重要阶段。
所以,是否缺钙不能仅凭他的一点表现来确定,而是需要整体评估生长发育状况及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饮食评估,判断小朋友有没有相应营养素的缺乏症在考虑进行补充。
很多妈妈现在是不是开始迟疑:钙还补不补了???

钙补不补,要根据宝宝的生长需求来决定哦!
小于6个月的宝宝,一般采用母乳或配方奶喂养,只要奶量充足,都能满足宝宝钙需求;6个月到1岁的宝宝,每天能喝800ml以上母乳或配方奶的基础上好好吃辅食;1至2岁的宝宝,在辅食的基础上每天能喝600ml配方奶,基本是可以满足身体钙需求的。大于2岁至青春期的儿童,每天保证400ml的奶量,不偏食、挑食,每天鱼、虾、肉、蛋都达到膳食宝塔推荐量的情况,也不用太担心宝宝会缺钙哦!不需要补钙的宝宝,不管是哺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都需要在出生14天开始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避免因维生素D缺乏引发钙吸收利用障碍,导致骨骼发育异常。
早产、低体重、多胎的宝宝,因先天钙储存不足,出生后需要追赶生长,在维生素D剂量双倍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医嘱适当补钙。妈妈孕期缺钙,导致宝宝有乒乓头、方颅、喉软骨发育不全等缺钙症状的,也应适当补钙和维生素D。宝宝生长过快时:在奶量同样量的情况下,长得特别快的孩子也可以适当补钙。不爱喝奶、明显饮食中钙不足,短期有没有办法纠正的,可以补钙,并逐步纠正偏食挑食行为。宝宝生病的时候,如肺炎、腹泻、呕吐、反复呼吸道感染时钙流失大,也可以适当补钙。户外活动少,日照少的地区、冬天出生的宝宝接受阳光照射少,可以适量补钙,同时增加宝宝户外活动时间。
文/ 郭碧丹 营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