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网站! 登录 | 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 医院首页 > 护理园地 > 健康教育

为什么水果吃多了宝宝反而不健康!

发布时间:2020-12-16  点击数:

图片
A妈妈问:我家宝宝2周半了,不爱吃饭,身高体重都不够该怎么办!
我就简单询问了妈妈怎么给宝宝安排三餐及点心。

A妈妈说:早餐:儿童碗白粥一碗,一个蛋白,10点左右会吃一个苹果;午饭喝粥、小黄瓜鱼一只;午休醒吃10颗葡萄、中等大小火龙果半个;晚饭吃肉汤线面;睡前喝200ml奶。


了解了宝宝的饮食情况,我就告诉这位妈妈,水果给太多,耽误吃正餐了。

A妈妈问:水果不是营养丰富且健康的食物,为什么吃了,宝宝反而不长肉呢?

因为小年龄的孩子胃容量有限,早餐的食物给宝宝提供的热量和蛋白质、脂肪不足就容易导致宝宝饿肚子,点心时间遇上甜甜的水果可吸引孩子了,且水果中的果糖、水分、纤维具有较好的饱腹感,当一个苹果吃下去,就基本没有胃容量装午餐的食物了,午餐潦草吃一点,午休醒又饿了,又给葡萄又给火龙果,晚饭基本又不吃不下了,无形中就扰乱了宝宝正常的饮食。


重点是:水果中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膳食纤维不能提供热量,那么,这一天下来,给宝宝提供能量的基本是碳水化合物,其中有一大部分是由水果的糖提供热量。而宝宝成长的过程不仅需要碳水化合物、更需要蛋白质、脂肪。蛋白质、脂肪才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认知功能发育和构建免疫功力的重要营养素。


总结是:水果吃太多,影响正餐



B妈妈问:我家孩子一日三餐吃挺好的,不偏食不挑食,我看他米饭、鱼虾肉蛋吃的挺正常的,怎么会这么胖呀


通过妈妈的讲,发现的确这位小朋友的主食、蔬菜、鱼虾肉蛋以及牛奶的量吃的挺合适的,但细问下来,发现每餐后吃水果,最爱葡萄和哈密瓜,喜欢吃家长也愿意买,一次能吃一整串葡萄,或3~4斤的哈密瓜能吃半个。


基于正常的饮食状况下,再吃大量的水果,会导致孩子全天总热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超标,当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时,多余的能量会转化为脂肪储存在皮下,引起儿童肥胖,而且水果的碳水化合物是以果糖、葡萄糖为主,大量摄入容易引起餐后血糖快速上升,无形中增加小朋友的胰岛素负担,降低胰岛素敏感度,也是肥胖的重要原因。


总结:太多的水果,导致全天糖分,热量超标引起肥胖。



每天该给孩子吃多少水果合适?

0~6月龄以内:纯母乳,不需要给水果,也不需要给果汁。
7~12月龄:保证奶量,先添高铁米糊(主食),逐渐达到每天1个蛋黄和1的肉、鱼等优质蛋白质食物以及蔬菜的量,再去考虑水果的量,从一天2~3勺开始少量增加水果的量,1岁以内每天水果量控制在1两左右,最多不超过2。优先保证谷类、鱼禽肉蛋和蔬菜的摄入量。
1~2周岁:正是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关键期,家长给宝宝安排饮食,要以正餐为主,水果为点心,并且控制吃的量,每天吃水果的量控制1~2两。
3~4岁:每天水果量2两左右,最多不超过4两。
5~6岁:每天水果吃3两左右,最多不超过半斤。
6~12岁:每天水果吃4两左右,最多不超过八两。
(数据来源于7—24月龄婴幼儿膳食宝塔、中国学龄前儿童膳食宝塔)


宝宝吃水果的时间也是有讲究
建议两餐之间(比如上午的10左右,下午的15左右)或睡前吃少量水果,
不提倡在餐前或餐后立即吃水果。孩子胃容量有限,餐前吃了水果,会直接减少正餐的食物量。餐后吃水果立即吃水果增加餐后血糖负荷,也增加胃肠道负担。
水果的选择:
建议多选择含糖量相对较低的水果,水果的含糖量不等于水果的甜度,控制量的前提下,优先选青梅、西瓜、梨、苹果、柚子、橙、柠檬、桃、李、枇杷、草莓、椰子、樱桃等口感清脆或多汁的水果。适量选择含糖高的如哈密瓜、葡萄、榴莲等。
(数据来源于7—24月龄婴幼儿膳食宝塔、中国学龄前儿童膳食宝塔)

图片


常见水果图谱



图片

图片


 
科室简介






儿童保健科

儿童健康管理中心,由多专业儿科医护、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育婴师等组成的保健团队,为0—18岁的儿童提供综合保健服务,省市残联智残评定指定机构、负责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省市级科研课题、多人次在国家级省级专业学会任职、是国家儿童保健示范基地重庆儿童医院儿保科的技术合作单位。
特色门诊:
营养与喂养门诊语言门诊早期发展综合门诊心理保健门诊高危儿门诊。
配备设施:
儿童综合保健随访系统、综合心理评估系统、儿童体成分分析仪、骨密度骨龄测试仪、肺功能测试仪,视力筛查仪、听力筛查仪、黄疸检测仪、母乳分析仪等先进仪器等。
开展项目
健康体检、生长发育监测、心理行为情绪评估、智力评估、高危儿管理、营养及膳食行为评价与指导、早期综合能力发展指导、五官保健、孤独症个性化训练方案制定、及系列家长课程等。
常见病种:
健康体检、营养不良、单纯性肥胖、挑食偏食、各类维生素缺乏、佝偻病、 母乳喂养指导、婴幼儿喂养问题、高危儿随访、语言发育落后、发音不清、口吃、多动、抽动、孤独症、发育迟缓、智力鉴定、情绪行为问题、学习困难、心理保健等。
咨询电话:0591-86300137
文/儿保科 郭碧丹


护理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