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偏苦,有什么好办法?服中药有这些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3-06-18

中药偏苦,有什么好办法?服中药有这些注意事项

中药偏苦,有什么好办法?
可以在中药中加点蜂蜜(1岁以上小儿),或吃完中药后给一小块冰糖。
中药煎煮方法?
1.器具:最好选用砂锅,其次用不锈钢锅,禁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
2.加水多少:以液面淹没过中药2厘米为宜,相当于人体食指末节长度,或者以筷子可以顺畅搅动为宜。
3.煎前浸泡:一般浸泡20~30分钟,夏季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第二遍药可在第一遍熬好后马上再熬,避免夏季高温药渣变质。
4.煎煮火候:先用大火煮开,改小火煎煮15分钟左右即可;补益药可适当延长煎煮时间。
5.煎煮次数:一剂药可煎煮2次,补益药可熬煮3遍。
6.煎煮好后倒出药液,最好要挤压一下药渣,把有效成分充分析出。煎的中药量要少一些,儿童一般每次服药50到100毫升。
服中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1.用白参、西洋参、红参等补药时,一般不吃萝卜,因为萝卜有理气,能减少人参的药力。
2.服清内热及性凉的解热中药如玄参、生地、银花、连翘、大青叶等,不宜食用生姜、葱、蒜、胡椒、狗肉等热性食物,否则会减少药的作用;同样服温性中药时,应忌食生冷食物及冷饮。


工作室介绍更多
陈辉清,男,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工作40余年,现任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曾获福建省福州市五一劳动奖章殊荣。擅长治疗各类儿科疾患,尤对儿童哮喘、呼吸道感染、厌食、肠炎、肝病等有专长。